報 告 簡 介 |
報告內容簡介: 我國作為農業(yè)大國,,生物質資源豐富。新能源的蓬勃發(fā)展為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機遇,。無論市場主導的鋰離子電池,,還是未來高能量密度的鋰/鈉硫電池等,均對碳材料具有巨大的需求,。因此,,發(fā)展生物質衍生功能化碳材料的制備工藝和解析其結構-性能關系至關重要。我們以山竹皮為原料,,采用多段溫度加熱保溫,,配合微介孔的物理限制效應,制備了功能化微介孔碳材料,,并將其應用于室溫鈉硫電池電極,,表現(xiàn)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穩(wěn)定性(在4 A g?1電流密度下1000圈循環(huán)后仍能保持526.1 mAh g?1)。而且,,我們在制備過程中進一步加入過渡金屬,、制造金屬-氮-碳催化位點,應用于室溫鋅硫電池,,有效提升了硫的轉化,,減緩了高硫含量正極的容量衰減 (在4 A g?1電流密度下500圈循環(huán)后仍能保持729.96 mAh g?1)。
報告人簡介: 馬汝廣,,男,,蘇州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,2013年于香港城市大學獲得博士學位,,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化學能源存儲與轉化材料,,包括電池電極材料、隔膜和電催化劑等,;已發(fā)表SCI論文140余篇,,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67 篇,,包括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(3篇)、Nature Communications,、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,、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,ESI高被引論文6篇,,H因子55,,文章被引9000余次,參與編寫英文圖書《Flexible Electronics》和《電池材料—基礎與應用》各1章,,連續(xù)入選2020-2024年度“全球前2%頂級科學家榜單”,,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基金2項、省部級項目4項,;擔任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,、Frontiers of Physics、Materials Report: Energy和《無機材料學報》等期刊青年編委和江蘇省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,。 |